华粹影像(成都摄影棚专业租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82|回复: 0

一次摄影教育的“中外碰撞”

[复制链接]

3313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4-9-28 09:11:33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帕森斯设计学院黄东黎左三与同学合影。左二为马修·斯巴克

  201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共有参展院校68所,其中国外院校17所。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院校展被策展人和教授们评为“最具活力的展览部分”,中外的各种摄影理念在这里不断碰撞、融合,成为专业摄影家找寻灵感的地方。

  王蓓蓓:平遥给我的摄影路画了一个问号

  9月22日上午,土仓展区,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西传媒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世界各地的高校展区前都围满了背着书包的学生、手拿相机的老者……在人物肖像、纪实作品、建筑摄影、自然风光等多种类型的摄影作品前,有作者讲解、有观众提问,有赞扬、有批评,这一展区成为摄影教育碰撞的最大场所。

  一间老式厂房内,齐刷刷全是一个个母亲在经历剖宫产后留下的伤疤,每张图片下还附着一张孩子的照片以及一个小小的耳机,讲述着照片主人公经历剖宫产的故事。打听之下,记者找到了拍摄这组图片的主人,一位来自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王蓓蓓。“中国产妇剖宫产概率已经超过半数,拍摄这样一组图,我也是希望全社会的人关爱女性、尊重女性。”

  用相机记录生活,以启迪社会造福人民,是王蓓蓓的摄影追求。拍摄这样一组照片,也是源于她对社会、对生活的责任与热爱。“偶然间发现,我身边的很多亲人都曾经历过剖宫产的伤痛,其中很多人是迫于无奈,但这个伤疤却永远地留在母亲的身体上,也同样留在每一个母亲的心里。”生命的诞生本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生理过程。而今,这个自然规律却遭遇过多的人为干预。一个个不同的人,却有着同样的经历,激发了王蓓蓓的创作灵感。

  在拍摄完每个母亲的疤痕后,王蓓蓓附加了一张张孩子的照片,他们中,有的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的已经长大成人,她希望这些孩子看到母亲的伤疤,能心存感恩、孝敬母亲。同时,她还将每一位母亲的剖宫产故事录制了一段音频,随图片同时展出,更直观地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王蓓蓓说,自己将来的摄影路如何走,平遥让她画了一个问号。“我是第一次来平遥参加国际摄影展,感觉信息量太大了,作为一名学生,我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学习、慢慢梳理。”王蓓蓓说,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一些平日里敬仰的大师,以及大师们带来的作品,能够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思想,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收获满满。同时,院校展区也是与同层次的同学们交流的一个平台,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而且可以从一些作品的角度透露出现代的元素和发展方向。

  黄东黎:美国摄影教育重“引导”

  在帕森斯设计学院展区,一群摄影爱好者正在聆听此次摄影大展“新人奖”获得者黄东黎对《表象之外》作品的讲解。人们不时报以掌声,对作品的主人发出提问。在她身旁,几位外国友人则对她的讲解和摄影技术不时竖起大拇指。黄东黎出生于湖北宜昌,今年24岁,之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在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攻读硕士。

  对于中外摄影教育,黄东黎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国内摄影教育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国外则是引导你怎么做,两者之间的反差特别大。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学生用光几乎一样,而国外学生则千变万化。”

  “最近几天我也看了许多院校的摄影作品,从片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要追求什么,只是一味地追逐潮流。论技术,中外的差距并不大,国内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们见到的优秀作品比较少,书读得少,作品中就会表现出差距,其实说到底,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帕森斯设计学院展区,一位用自制相机拍摄的作品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作者是黄东黎的同学马修·斯巴克,也在攻读摄影专业的硕士,他已经50多岁,是5个孩子的父亲。马修·斯巴克之前是一名建筑师,所以就自制了一架相机。

  马修·斯巴克最感兴趣的是人类的感知。“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所以看到的摄影作品的感知是不同的,作为一名摄影师,最重要的是第一眼看到的,而我现在做的是不相信眼睛看到的那么简单。”

  高校教师:中国摄影教育重“纪实”

  展会现场,一位肩挎相机的女士一直在注视着黄东黎的作品,久久不愿离开。这位名叫龚爱茹的女士曾是黄东黎母校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她很早就开始注意黄东黎的作品。

  龚爱茹告诉记者,黄东黎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别看这孩子年纪不大,但非常有思想。”

  “国外的摄影作品注重创意与制造精度,而国内的则显得有些粗糙。其实国内摄影作品的优点是注重生活、注重纪实、注重把握与掌控,并不能说国内的一无是处。但是,国内的摄影学子应该多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要多了解一些文学、音乐与美术,有创意才能有思想。”龚爱茹从事摄影40多年,平时喜欢读书、弹钢琴等,她认为这种综合艺术能力使得自己的摄影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谈到对平遥摄影大展的感受,龚爱茹说,平遥摄影大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范围也很广。很早以前她就想来,但是时间不允许。今年来这里,她还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她也希望明年的平遥摄影大展上可以展出自己的作品。

  山西传媒学院制作系负责人温建梅发现了一些缺点:“今年的大展,我从头看到尾,发现一些美术学院、设计类院校的作品商业气息很重,这是摄影教育的大忌。作为高校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去纪实,贴近生活,寻找原生态。”温建梅认为,现在的摄影作品有些猎奇性比较大,其实这样做并不好。“这次参加大展,我们学院展出的全部是学生的作业,学生拍摄作品,视点与观察点很重要。这次展会,我发现很多作品都很接地气。我希望我们院校每年都能来参加平遥摄影大展,也希望让摄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这样一种方式能一直保持下去。”

  结束语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专业性与大众化的矛盾、学习与展示的矛盾、技术与水平的矛盾、纪实与创新的矛盾……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摄影体现出的矛盾超过了许多的艺术学科。但正是由于“矛盾重重”,摄影艺术也以超越其他学科的速度飞速发展着。201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重重矛盾”不断上演,摄影艺术第14次在平遥得到升华。

  201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9月25日闭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陆续离开,他们带走“重重矛盾”,接下来的一年,他们将在解决“矛盾”中提升自我,这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也是每一个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必须要经历的。

  2015,又见平遥。那时,是又一次“矛盾重重”,更是专业摄影爱好者的收获季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Chinatree Inc. 51010602000430 ( 川B2-20070068-9 )

GMT+8, 2024-3-28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