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粹影像(成都摄影棚专业租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时不宜发表的照片

[复制链接]

3313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09:12: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jpg
“文革”结束不久,很多在此劫难中故去的文艺界人士得到平反,因此各地多有补开追悼会。1979年10月12日,叶圣陶、夏衍、周扬(左起)胸前佩戴着白花,神情肃然,在北京参加某场追悼会,远景的人丛中,隐隐约约有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面容。

2.jpg
原《文艺报》主编陈企霞在青岛疗养。1987年7月,酷暑中的青岛,陈企霞却穿着中山装,还紧扣领口。如果观者了解陈企霞和丁玲当年被打成“丁陈反党集团”的始末,看过徐庆全写的《革命吞噬它的儿女》一书,就可以想象陈企霞曾遭受过的身心折磨,就会理解陈企霞在这张照片中的表情了。

3.jpg
1987年4月15日,剧作家曹禺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这张摄于曹禺先生晚年的照片,极为传神,曹禺后半生内心的苦闷、纠结、不甘、痛苦以及他处境的尴尬,都令人惊叹地表现出来了。作为颁奖者,他仍然在台上,同时,他又是那么孤独。

4.jpg
作家、剧作家老舍喜欢莳养花卉。照片摄于1964年北京。这一年,《北京文艺》发表了老舍改编的戏曲《王宝钏》。才华横溢的老舍“文革”初期在北大跳湖自杀。


5.jpg
作家、诗人徐迟下放河北怀来县暖泉乡劳动,学种当地特产马奶葡萄。照片摄于1958年8月23日。“文革”结束后,他写的那篇歌颂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轰动全中国。

       出生于1922年的张祖道,曾经师从潘光旦、费孝通,就读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恢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他于当年8月赴上海进行工厂调查,11月赴北平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继续学习,张祖道的第一架相机就是在那时候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购买的旧韦尔塔 (Welta)蔡司折合式120照相机,从此开始拍摄校园生活、学运、北平风光习俗等,并和朋友组织周末摄影社。
       在张祖道的家中,存有一张一张的照片,胡适、朱自清、吴晗、叶圣陶、潘光旦、费孝通、齐白石、梅兰芳、徐悲鸿、刘开渠、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朱光潜、周瘦鹃、王朝闻、艾青、徐迟、董希文、郭沫若、田汉、冰心、臧克家、傅抱石、老舍、茅盾、吴祖光、曹禺、巴金、李可染、张天翼、汪曾祺、蒋兆和、叶浅予、黄永玉、程十发、刘白羽、吴作人、沙孟海、丁玲、陈荒煤、阳翰笙、袁世海、戴爱莲、丁聪、高士其、黄苗子、郁风、黄胄、廖沫沙、华君武、启功等等,都是声名远扬的人物。1952年开始担任《新观察》杂志摄影的张祖道,有很多常人无法得到的机会端着镜头,接近这些人。也正是因为整理资料的习惯,跨越半个多世纪依然可以鲜活地复活。
       张祖道拍摄的照片中,有许多当年是不太符合发表、刊登的标准和要求的。张祖道说:“我不会因为某个人长得漂亮、胡子长得长就拍,我总是因为那个人做了什么事,和别人有什么样的关系,我才去拍。我的原则就是不干涉被摄对象,我要从他们的活动中选择,来表达他们。我的性格不善于指挥人,一看见那些把被摄者指挥得团团转的人,我就躲得远远的。”
       当年张祖道举着相机,没有布光,与那些文化人物们混在一起,从来不让他们抬个手、摆个姿势,他只是拍得多,从很多张里才能挑出一两张精彩的来。“我最瞧不起摆布,瞧不起组织加工。就算是在拍剧照,我也争取现场抓拍。”
       年逾九十的张祖道的天性里头,有着一种善良、谦虚、淳朴和放松的品质,他忠实于自己的所见所感。“这些作品并不企图去映照一个大世界,却建设了一个个小世界。”对他而言,这就是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Chinatree Inc. 51010602000430 ( 川B2-20070068-9 )

GMT+8, 2024-11-24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